武漢光谷加快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實施方案(全文)
發布時間: : 2016-09--05
瀏覽量 : 0
OFweek激光網訊——昨日,中國(武漢)國際制造業資源配置中心第一個啟動子項目、武漢國際光電子資源配置中心簽約。 簽約項目由武漢郵電科學院和當代科技產業集團公司聯合投資建設,注冊資本金1億元。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0億,建成后可實現銷售額100億元以上。 項目由光電子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組團、國際激光創新中心組團、國際光通訊創新中心組團、國家半導體照明創新中心組團、光電子公共服務平臺、管理服務中心以及配套服務區等構成。將大力促進光電子產業在武漢聚集,建設國家戰略性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打造全球性光電子產業集群。 武漢東湖出新政提速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從2013年開始每年拿出20億元,5年拿出100億元來支持光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10月30日,武漢東湖高新區正式發布《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實施方案》及《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關于加快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東湖高新區提出,未來3年,光電子信息產業將重點發展光通信、激光、光電顯示、半導體照明、光伏太陽能、光電儀器、地球空間信息、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軟件與服務外包、數字創意、消費電子等領域。到2015年,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總收入將實現50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6%。培育年銷售收入過500億元企業1—2家、過百億元企業5—6家。企業累計新增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00項?!拔錆h·中國光谷” 在世界范圍的影響進一步提升,在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間信息等特色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 東湖高新區將從企業培育、技術研發、載體建設、人才引進等多方面提出了相應措施,重點支持代表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向的前沿技術和新興領域,以及對完善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鏈具有重大作用的關鍵領域和環節。其中:在產業發展資金方面,東湖高新區從2013年開始每年拿出20億元,5年拿出100億元來支持光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在領軍企業培育和引進方面,對國內外光電子信息領軍企業在東湖高新區總投資規模在1億元人民幣或2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自經營之日起,給予其兩年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的獎勵;在中小企業培育方面,每年支持50家光電子信息領域具有一定規模、增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瞪羚企業”,在政府采購、企業融資、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在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方面,對東湖高新區經認定的光電子信息領域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自認定之日起,最高可給予7000萬元的運營經費支持;在企業技術研發方面,對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領域近3個會計年度的研發費用總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的科技型企業,按照當年研發費用的15%給予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可給予200萬元。 武漢東湖高新區2001年被批準為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經過10年發展,“武漢·中國光谷”在我國以光電子信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去年,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總收入達1450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2000億元。 《武漢光谷加快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實施方案》全文 一、基礎條件與趨勢環境 (一)基礎條件 東湖高新區2001年被批準為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經過十多年發展,“武漢·中國光谷”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在我國以光電子信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光電子信息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2011年,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總收入達1450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長率超過30%.光纖光纜、光器件、激光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50%,其中光纖光纜生產規模全球第一。消費電子、光電顯示、半導體照明、光伏太陽能等產業加速發展。地球空間信息、物聯網、智能電網、云計算等新興產業發展初見成效。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規模迅速做大,數字創意產業蓬勃興起。烽火科技、長飛光纖、華工科技、高德紅外、天喻信息、華燦光電等一批內生企業競爭優勢顯著,華為公司、中興通訊、聯想集團、德國電信、法國電信、武漢天馬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園區。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呈現迅猛發展態勢。 涌現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創新成果。 東湖高新區是我國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傳輸系統的誕生地。區內企業主導制定的10項標準被國際電聯確定為國際標準,實現了我國在光通信領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誕生了全球首個單根光纖數據傳輸量每秒超過3.2Tb(Terabyte,萬億字節)的光傳輸系統,并成功實現產業化;自主研發的石英晶體諧振器、激光焊接設備等產品在我國載人神州飛船、“嫦娥一號”衛星上得到應用;移動道路測量系統為青藏鐵路信息化建設做出了貢獻;7000WCO2(二氧化碳)智能手機和千瓦級光纖激光器實現產業化,改變了我國高端激光裝備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研制出國內唯一的光頻原子鐘及小型化CPT(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相干布居數囚禁)原子鐘。自主研發的高端時鐘芯片打破國外長期壟斷。語聯網、海豚瀏覽器、3D打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標簽制造裝備等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產品正在產業化?!帮@微光學切片層析成像獲取小鼠全腦高分辨率圖譜”被評為“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聚集了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 東湖高新區是我國第二大智力資源密集區,區內集聚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42家高校,武漢郵科院、709所、701所、717所等56家科研院所。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是我國在光電子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區內光電子信息領域有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和4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有22名光電子信息技術相關領域兩院院士,占湖北省兩院院士總數的37%.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每年為光電子信息產業培養大量專業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初步形成了較好的企業發展環境。 東湖高新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有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武漢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東湖創業中心、武漢留學生創業園等23個孵化器,孵化總面積達170萬平方米,形成了綜合孵化器與專業孵化器相結合的企業孵化服務體系。加速器建設快速推進,光谷光電子企業加速器、地球空間信息科技企業加速器、綠色科技企業加速器等加速器已初具規模,建成面積達23萬平方米。有19個光電子信息產業聯盟,其中5個聯盟入選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試點。已建成光谷軟件園、光谷金融港、光谷創意產業基地等一批專業園和產業基地,武漢未來科技城、激光產業園、武漢軟件新城、光電子配套產業園、中新(武漢)科技園等一批新的產業載體正在加快規劃和建設。在軟件與服務外包、地球空間信息、數字創意等領域出臺了若干政策。 (二)趨勢環境 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第三次工業革命風起云涌,新興產業領域不斷顯現,服務創新、模式創新、融合發展成為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受到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普遍重視。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面臨著新的外部形勢。 光電子信息產業進入加速成長期。 光電子信息產業進入技術快速發展和應用范圍快速擴大期,是當前全球創新最活躍、帶動性最強、滲透性最廣的領域之一。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系統、集成光器件、光交換、高端激光器及設備、固態照明、新型顯示、光伏太陽能、智能型消費電子等成為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領域。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成為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興領域。 光電子信息產業價值創造向服務領域加快轉移。 當前,光電子信息產業價值從組裝制造環節向智能制造環節延伸的同時,向服務領域轉移速度不斷加快,形成了“產品和技術”與“應用和服務”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格局。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應用創新”對光電子信息產業的驅動作用不斷加強,以產業鏈重組、商業模式創新為核心的服務業態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新熱點。投資與運營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等成為光電子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光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趨勢進一步增強。 光電子、物聯網、地球空間信息、云計算、移動通信等領域的融合更加深入,形成了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務)、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會性網絡服務)、智慧城市、移動電子商務、云服務等新應用和新業態。光電子信息與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等產業的交叉融合不斷增強,在醫學診斷與康復治療、環境監測及分析、數字創意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催生了若干新產品和新業態。 光電子信息產業受到國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視。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中,都將光電子信息產業和技術作為重點領域和優先發展主題;國家電子信息制造業、物聯網、互聯網、通信業、電子商務、太陽能光伏等“十二五”專項產業規劃正式發布。湖北省、武漢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把光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領域和方向。 與打造享譽世界的“光谷”要求相比,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和制約因素: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仍然不足,優勢產業領域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產業核心技術突破將直面發達國家的封鎖和跨國公司的競爭,在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分工中整體仍處于中低端環節;二是具有強大資源整合能力、能夠引領行業發展的大型龍頭企業仍不突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活力需要進一步激發,創新型產業集群仍未形成;三是光電子信息服務業發展較為滯后,商業模式創新不夠活躍,擁有自主品牌的消費類產品比較少;四是產業空間布局需要優化,專業園對產業發展的集聚作用仍顯不強,項目引進落地的引導約束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五是產業政策系統性與延續性需要加強,政策集成使用模式需要探索,政策合力效應不夠顯著。 二、發展思路與目標 (一)發展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充分發揮示范區先行先試優勢和區域創新資源優勢,著力培養聚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研發和轉化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國際知名的品牌,通過突破關鍵技術促進產業升級,完善產業鏈配套推動規?;l展,進一步鞏固提升光電子產業競爭優勢,創新發展信息網絡產業,做強做大軟件與服務外包、消費電子產業,大力培育數字創意產業,把東湖高新區建設成為全球光電子信息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為打造享譽世界的“光谷”奠定堅實基礎。 未來一段時期,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要堅持以下發展原則:堅持創新驅動。發揮科教人才資源優勢,引進和配置全球光電子信息領域的資本、人才和技術等資源,重點聚焦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間信息等特色優勢領域,組織實施一批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實現技術與規模的雙跨越。 堅持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光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和交叉創新,促進光電子信息產業各細分領域之間、光電子信息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光電子信息服務業,打造光電子信息產業“大集群”。 堅持企業主體。突出領軍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重點培育和引進一批細分領域的骨干企業,加快中小企業培育,形成大企業引領發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企業之間合作活躍、互動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 堅持集聚發展。堅持規劃先行,按照產業專業集聚的原則,加快推進光電子信息產業園的規劃和建設,形成若干以專業園為主要形式的產業集聚區,打造國際一流的產業發展空間載體。 (二)發展目標 2015年,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努力實現以下目標:經濟發展目標??偸杖雽崿F50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6%.工業總產值實現35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企業培育目標。年銷售收入過五百億元企業1-2家、過百億元企業5-6家、過十億元企業150家,培育一大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 技術創新目標。企業研發投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